Pan.

☠️图不可二改,二传请标出处

再来聊聊Rent的角色和剧情:现实与浪漫的对撞 ——成人自我安慰的童话

JL對Mimi Roger兩人的結局我覺得也許是他不忍心吧 但是非常同意其實這兩人還是BE能更好的帶出這部劇的主旨

竹六:


长文预警,全文6k字。


太长不看版:Jonathan Larson想要的不仅仅是展示边缘人群的自爱自强,更想唤起观众对不同个体的尊重,讨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如果引起了你的共鸣,那么它是一部好剧。


我写的另一篇观后感,和本篇观点不太一样





本篇唠嗑主要是从剧情方面讲述一下我的个人观感,整体上是喜爱且推荐各位朋友去看的,其中夹杂着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和有过度解读之嫌的冗赘之语。


 


一句话概括Rent的故事内容:边缘人群在惨淡的现实面前用爱作为支柱挣扎求存本剧的设定是混乱无望,直线下滑的,但Jonathan Larson想要表达的精神却如同梵高笔下向日葵般昂扬向上,扭曲中显出一股澎湃张扬的生命力。灰暗的现实和热烈的情感交织而成的是一个残酷却不悲惨的成人童话,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本剧的角色背景多样,通过描写寥寥数人就展现出街区中边缘人群的鲜活群像。其中有生命咖啡馆里大声哀悼波西米亚之死的贫穷艺术家,也有关注自身现实利益的资本家,也有不顾体面顽强生存的流浪汉。Jonathan Larson为了强化戏剧冲突,将《波希米亚人》中生活在底层的主角们都赋予了新的身份,变得更为现代且更加边缘。落魄艺术家的设定不变,肺病变为艾滋病,增加了酷儿群体的设定。


 


Mark:独立编导,故事的观察者,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以追求创作自由


Roger:音乐人,染艾前是个颇受欢迎的摇滚浪子,已戒毒


Mimi:俱乐部舞女,艾滋病携带者,瘾君子


Collins:叛逆的大学教授,艾滋病携带者,男同性恋


Angel:变装皇后,街头音乐家,人如其名小甜心,艾滋病携带者,男同性恋


Maureen:街头艺术家,万人迷,随心所欲的diva,双性恋


Joanne:哈佛毕业的律师,“常春藤小姐”剧中看来是女同性恋


Benny:资本家,Mark他们的前室友,靠结婚步入精英阶层的房东


流浪大妈:对Mark这种从底层人民身上寻找素材的艺术家十分鄙夷,以乞讨和倒卖强盗的赃物为生。


 


可惜的是,由于戏份分布比较均匀,时长有限,除了Roger和Benny以外,其他角色都较为扁平,乍见惊艳,回头却少有咀嚼余地。但正因这些符号化的形象的聚合,本剧的故事才得以多元而精彩。在这一方面,编剧是带着对边缘群体的爱护之心去创作的,在“热爱生活”的常见命题之余赋予了本剧更深一层的含义:边缘人群同样有爱有痛,他们的境遇值得坐在剧场里的观众关心。


 


在新的设定之下,主角们的生活理念变得更为左派,更为叛逆,这也为叙事增加了一丝风险:我身边因为观念原因对这部剧无甚共鸣的朋友不在少数,举两位剧友的观点为例,比如“为什么他们要非法闯入”、“浪荡无赖的故事实在牵强附会”等等。


这也是观众观看本剧会面临的最大争议,如果能够共情,那么这部剧会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好剧,如果不能共情,顶多是看了一部比较普通的剧,也不会烂到哪去,看了不亏。


而在我看来,故和角色虽能引起我的共鸣,但终章的走向是偏离了他笔下的主角所蕴含的波西米亚精神的。一丧到底固然不太符合百老汇的风格,但过于圆满的结局(Roger与Mimi结局的改编)也是艺术创作对流俗口味的低头,过于浪漫化的结局安排使故事滑向了烂俗的,为甜而甜的深渊,不能使人信服。然瑕不掩瑜,本剧第一幕的编排实在可称为极尽技巧、无懈可击、臻于完美。本剧作为一个高度完成的音乐剧,剧情、歌曲、舞美真正做到了“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为了方便后文引述评论,下面我将分线索来概括故事(怕剧透或已经看过剧的朋友请选择性阅读):


 


0.背景


主角们所在的贫民窟街区由于资本运作开始走向商业化,流浪汉和贫困艺术家的生存空间被迫压缩。


 


1.Mark的事业变迁


无业编导Mark在拍摄了平安夜的街区冲突后获得了一份商业流俗的工作邀约,几经挣扎后他接受了工作,但由于按奈不住追求艺术创作的心最后毅然辞职,专注于拍摄身边的故事。


2.Collins&Angel的短暂火花


平安夜时Collins和Angel一见钟情,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梦想着离开纽约开一家温馨的餐厅。她们在社交圈子里充当了其他小青年的“父母”的角色。故事过半,Angel因为艾滋病怆然离世,Collins甚至要靠Benny的资助才付得起葬仪费用。最终,Collins独自一人踏上了开设餐厅的旅程。


3.Roger&Mimi的几经分合


音乐人Roger在经历了得知感染艾滋病和前女友染艾自杀的伤痛后逐渐远离舞台和生活,与热情大胆的Mimi一见倾心,在Mimi的热烈追求下他们确定了关系。但由于Roger的怯懦和Mimi的不计后果,他与Mimi的爱情之路充满坎坷。Roger卖掉了心爱的吉他离开纽约,复吸的Mimi在前男友Benny的资助下去往戒毒所。一年后,Roger回到纽约,与差点在公园死去的Mimi互诉衷情。


4.Joanne&Maureen的冲突磨合


高材生Joanne在帮助女友调试设备时结识了Maureen的前男友Mark,他们帮助Maureen在平安夜之际完成了精彩的抗议表演。浓情蜜意过后,Joanne和Maureen的冲突日渐浮出水面,Joanne不满于Maureen的多情浪荡与好斗,Maureen则控诉Joanne的死板和过强的控制欲。面对Angel和Collins的遗憾,她们恍然醒悟,重归于好。


5.穿插其中的辅线


流浪者群体的挣扎求存,想方设法地生存下去,毒贩在榨取底层人民的血汗钱。


一直关怀却无法接近孩子们的父母。


以Benny为代表的商人对艺术空间和底层人群生活空间的挤压。


 


上述的角色除了注孤生的记录者Mark之外,每人都有与自身相互对照的爱情线。Benny的利益交换婚姻不算在内。三对情侣各有侧重,虽说他们的角色十分边缘,离主流生活相距甚远,但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所面对的困境也是普遍性的。相爱却被迫分离,该如何自处?当爱情变成刺人的玫瑰,该摘还是不摘?观众们完全可以在他们的情感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编剧通过对三对情侣的描写表达了本剧对爱的憧憬,也表明了编剧的态度,爱是可以对抗现实的重压的。


 


Collins和Angel,他们侧重于呈现相爱相知,是美化了的灵魂伴侣式的情感,在第一幕时一直作为矛盾的调和剂和对照组。在20世纪末,同志的自我觉醒,gay club文化的小范围流行是和艾滋阴霾相互重叠的。Collins作为前任的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但他的同性恋身份在当时是见不得人的。而Angel作为同志街头表演者,无疑是社会的边缘人士,而Drag queen则和跨性别者一样处于同志社群中底层,Angel是底层中的底层*。他们并未为外界所困扰,在相互钟情中唱出了缠绵的“Just pay me back with one thousand kisses...I'll cover you”。这两个角色在本质上高度相似,都善良和蔼,也不乏穷人为了讨生活的狡狯,比如Mimi敲鼓谋杀秋田犬,Collins的“罗宾汉”之举。两人爱情之纯粹忠诚,是相对保守纯情的Joanne所憧憬的,也是她和Maureen的主要矛盾之一。


不同于Mimi的末日式狂欢,他们两个都展现着一种英雄式的乐观,生活上自制而健康,他们携手面对病魔,一直敞开心扉,更衬得Roger的逃避多么无力消极。只可惜天意弄人,最为可爱的一对情侣在病魔面前被迫分离,但即使如此,童话也没有破碎,爱意仍在Collins心中鼓舞他前行,Angel也在冥冥之中保护着这个大家庭。Goodbye Love中Joanne和Mimi共同表达了对Angel纯粹无暇的爱情的渴望,再一次强调了这对同性爱侣的爱情是梦幻的、传奇式的,是灰暗世界里少有的童话。


Contact一段算是呈现摘掉了主角滤镜后底层青年混乱的一面,颇为大胆。而此时白衣的Angel是如此圣洁不可欺,又如同妖媚的深海塞壬。面容寡淡的他转身步上楼梯实乃天人之姿,香消玉殒之势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注:我认为本剧中Angel性别男爱好男,drag queen只是他的职业身份之一。从他在非表演场合中穿男装、愿意用男声说话玩梗,以及大家用“他”指Angel而用“她”指变装后的Angel,说明他没有异装癖也不是跨性别者。一些评论会写Angel是性别认同障碍,这也是不准确的。



 


Mimi和Roger的爱情,则在前一对情侣的悲剧对照之下,大写加粗地强调了No day but today,“I should tell you”的纠结贯穿了全剧。


这两个角色相当有意思。在故事伊始,Mimi作为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女孩,“I Live This Moment As My Last”,理所当然地天不怕地不怕,我想浦你就得当我的猫头鹰,对爱情有着一股强烈的自信和势在必得的执着。在对待艾滋病这一问题上,Roger和Collins是相互对照的,而非Mimi,Collins和Roger都清醒地知道病魔可能带来的伤痛,只是一个面对,一个逃避。Mimi在面对艾滋病时则采取了另一种逃避的态度,似乎抛之脑后全心全意去玩耍问题就不存在了一样。在她主动又热烈的Out Tonight和Another Day中,Roger怂得仿佛罹患ED的忧郁中年……


当然,Roger只是心理阴影太大而已。他作为过来人规劝Mimi不要吸毒,爱惜自己。这小伙子生怕又害了一个好好的姑娘,怂啊。得知Mimi也是病友之后,还是怂,万一这位女友又翘辫子了呢?在整一部剧中Roger的关键词就是“怂”,怂到走下舞台把自己关在小破屋里,怂到不敢去艾滋互助会,怂到放逐自己逃离纽约,企图追求One Song Glory。但神啊,这咋可能?没有生命情感的切实体验,是没有办法创作出成功动人的作品的。虽说有人能从痛苦中提炼出情感,创作出相当精彩的作品,但这要求创作者仍有强烈的情感感知能力,而Roger过于沉浸于自身的痛苦,他的感官已经麻木了,何以为继?最后他走出舒适圈去为飘零的爱情写歌,是暗合了剧中艺术家们追求创造力的主题的。


Mimi是他生命中的烛焰,用猛烈燃烧的姿势开始了他们的爱情。但这种自我燃烧的姿态对于这个不怎么成熟的姑娘太过沉重了,在春季的一切向荣过后转眼就到了秋季,她在重压之下开始复吸,她没有办法对两个人的未来负责,不能完全改变自己,这是很现实的剧情走向。Roger的逃避很好理解,比起背负两个人未知的未来,孤身追求所谓荣光是更轻松的选择。我始终觉得,Mimi虽爱Roger,却是不体贴Roger的敏感和恐惧的,她只是一味地追逐自己的目标,和Roger的互动只说“我要爱你”,却不说“我为什么爱你”,这样的情感表露无遗给Roger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这样的塑造使Mimi的形象变得十分扁平,只有飞蛾扑火的一面,而Roger的情感则经历了“我不敢要爱——我爱你,可我不敢——我无法逃避——我回来寻找你”的变化,两人的形象厚度是不对等的。


此外,至今我都觉得这一对是BE比HE好的,悲剧性的结尾无疑更能强调编剧珍惜当下的意图。尤其是剧中Mimi濒死一次、两次,又活过来的操作,实在是太考验演员的水平了。演得好的,会让昏暗的舞台渐渐显出生机,用舞台语言圆上剧情的违和之处,为残酷的现实增加一层暖意。演不好就十分烦人,玩弄透支观众的感情,透着一股人造的腻人糖精味。事实上,Mimi无论死不死都无法掩盖剧情背后的悲剧色彩。即使两人又双叒复合了又如何? Mimi长期的吸毒史已经透支了她的身体,再加上俩人都一贫如洗,她肯定没体力去继续跳舞的,摇滚青年Roger即使找到工作也未必能支持两人的生活。Collins的台词暗示了Mimi在绝望之际二次复吸。Mimi的健康如何保证呢?又向Benny求助吗?Benny的妻子和丈人是否会允许他向这些瘪三朋友伸出援手?最怕白月光变成饭粒,双重意义上的。如此结尾,是JL企图编写童话的温柔,毕竟故事灵感来源于他的生活,他又怎么忍心让朋友们在舞台上都面临生离死别呢。


 


最后一组情侣是Joanne和Maureen,主题是冲突、控制与接受。这两位女性各具风姿,又浓墨重彩的,我非常愿意看她们演180集的抓马狗血剧,可惜她俩的感情交代得略有仓促。


没有死亡的威胁,她们身上的悲剧性没有前两对强,冲突就集中在了是否该为爱人改变自己这一问题上。在父母来信中可以看出Joanne生长于稳定持重的精英家庭,和Maureen的野路子差了十万八千里,却又搞到了一起。她是缺乏艺术家的激情和浪漫情怀的,对Maureen的多情深恶痛绝,而Maureen正好也不喜欢她的矜持死板,在Maureen眼里,寻常伦理都是可笑虚伪的。不得不说Maureen是一个比利提斯般的人物,在她的社群中自然能招引到气味相投的朋友,也能让裙下之臣心甘情愿地掏心掏肺。至于裙下之臣携手大跳探戈又成了闺蜜,只能拍手叫绝,笑翻座椅。这也可以看出这群青年虽然又不少摩擦,但都是温柔善良的大孩子,是值得交心的。


两个人最大的冲突的源头其实还是传统和前卫的冲突。比如说恋爱观,忠贞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比如说审美情趣,打乳环到底好不好看。两人浓情蜜意过后忽然发现对方各有烦人之处,非得辩一辩谁控制谁。第一次冲突,Joanne看似占据上风,但她其实是和唐璜的情妇们有些相似的,她打心里明白Maureen不安于室,又无可奈何,和好只是顺着台阶下来罢了,她舍不得魅力四射的女朋友。再后来她俩的剧情依旧沿着谁该低头一路直走,直到Take Me or Leave Me,她们才有互相认同和长久相伴的可能,最后终于互相驯养了。这是这对情侣不同于其他两对的地方,她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剧中只限于两人的差异。




在前文中我提到Benny的形象是值得玩味的,他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反面出现。与这群波西米亚人最格格不入的不是天之骄女Joanne,而是背叛了艺术和朋友的Benny。他屈从于现实甚至成为主动迫害贫困艺术家和流浪汉的新资本家,看起来就是个反派。但他也是复杂的,他的提议确实能使他曾经的朋友们过得更好,即使这个好是建立在对底层流浪汉的轻蔑和冷漠上的。他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资助,这是善良之举,那么他自扫门前雪的态度是否能说是虚伪呢?


Mark更像是我等普通人的写照,也是JL在剧中的化身。自始至终他都像是这部剧里其他人的注解一样,在剧情推进中起的也是辅助作用。他主要的戏份都在表达对温饱和理想的纠结。受电影制作手法的限制,他的创作可以说是从周围租来的,不凭借他人的影响和故事,他就难以发问和解答,这是Roger嘲讽他的原因,同样也是流浪大妈对艺术家不满的地方,但值得注意的是,一部艺术品的创作,是需要创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发觉的。作为辅助性质的角色,他很好地串联了整一部剧,当剧末他的电影播放出来之后,他完成了对自己的注解:审视和共情是能够支撑创作的,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听到生活的回响,不再有隔离感。Mark对于创作和生活的追问是可以自洽的,和Roger的创作态度相互呼应。


 


除了爱的议题和酷儿群体之痛外,JL还展现了边缘艺术家的困境,这是本剧独特的地方,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本剧的第一首歌Rent就以Mark和Roger的视角展现了这些艺术家们的生活困境,断电、没有暖气、寄人篱下、无法支付房租,再用Collins的倒霉遭遇侧写社区糟糕的治安,最后以演员们集体大喊不交房租表达面对困境时主角们仍心志坚韧(好孩子不要学)。“'Cause Everything Is Rent”这句歌词非常妙,点出在面临房租问题之外,这两位艺术家此时还需要面临缺乏创作激情,无法创作出好作品的问题。这种情感上的隔离恰恰来源于冷酷的后工业社会,而往后的剧情,就顺理成章地对此展开了批判。


Angel和Maureen都是表演艺术家,他们的表演都展示了艺术的魅力。Angel的“Today 4 U”激昂热烈,向剧场散发热情和能量,和他在剧中的模范功能是一样的,主要是强化热爱生活的主题。


Maureen的表演则不然,她的表演和对波西米亚生活的推崇将本剧的思想深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也是对人性光辉的呼唤和歌颂。飞越月亮的故事是艺术家对社会的痛斥,这一段表演富有宗教美感和传说的神秘色彩,将波西米亚式的人文关怀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与德国艺术家Joseph Beuys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的目标是解放人类,艺术具有革命潜力,艺术创新是促进社会复兴的,无害的乌托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Beuys指出人类的心灵已经迷失,科学的发达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将人类本身推入危险的境地,陷入异化和与世隔绝的状态。此外,他还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恰恰是Jonathan Larson所认同的。本剧歌曲La Vie Boheme则再次强化了本剧对人性的关怀,边缘人群对自由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无疑是JL对美好生活的诉求。这一个分节的表现也暗合爱的主题,爱建立在对个体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之上。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剧中人的爱和痛和主流人群们并无两样。


除了主角们的表演,本剧的群像描写也十分精妙。前文中提到过的资本家、流浪汉们、关系却与孩子隔离的父母们,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呈现了我们生命中极为典型的景象。同时,他们也是作为艺术家们的对照组出现的。资本家对应的是现实社会的挤压,流浪汉们对应不理解甚至痛恨艺术家的人群(其中包含底层也包含精英阶层),父母们对应的是不理解却带有善意的另一存在。在主角们和三者的互动、冲突、隔离中,我们多少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多人合唱的Life Support、Seasons of Love更多地展现了一种普遍的底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Seasons of Love虽有大团圆时的难忘今宵既视感,但这首歌无疑是Jonathan Larson最真挚的呼唤,他的歌词并未困于陈腔滥调,“five hundred twenty-five thousand journeys to plan...”,以及 “how do you measure the life/of a woman or a man/in truth that shelearns/or in times that he cried/in bridges he burned/or the way that shedies...”十分细腻动人,有种超越了常见的男性凝视的力量,是单纯作为人类个体发自内心的温柔。


本剧所表现的边缘人群在社会中往往是被漠视、被压迫的,Jonathan Larson想要的不仅仅是展示边缘人群的自爱自强,更想唤起观众对不同个体的尊重,讨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灵上的自由。总体而言,本剧的人物和逻辑都是自洽的,只是在深化主题的部分力稍不足,这也是部分观众无法产生共情的另一原因。还是那句话,各位朋友有机会还是要去看一看这部剧的,看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



评论
热度(133)
  1.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Pan. | Powered by LOFTER